人民網健康·生活

小暑養(yǎng)生宜冷淡

2018年07月03日14:27 來源:北京晨報網

【小暑】

初候溫風至

次候蟋蟀居宇

末候鷹始鷙

明天開始,京城步入小暑,小暑是夏季的第五個節(jié)氣。漢語里,暑為熱,小暑也即小熱。此時天氣雖已熱,但還達不到最熱的程度,所以叫小暑。小暑是進入伏天的開始。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:初候溫風至,次候蟋蟀居宇,末候鷹始鷙,說明小暑風中帶著熱浪,由于炎熱,蟋蟀離開了田野,到庭院墻角下以避暑熱,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。小暑時節(jié)天氣炎熱,晝長夜短,也是陽氣最旺盛之時,人體消耗大,身心宜清淡度日。

心冷淡

外熱須內“冷” 心靜體自涼

中醫(yī)“四季養(yǎng)生”理論認為,夏屬火,通心。夏季氣溫增高,人們容易緊張、煩躁、心火過旺,尤其是中老年人心功能稍差,在夏季容易在情緒激動或過勞的狀態(tài)下,出現心肌缺血、心律失常導致心血管功能的障礙,血壓升高甚至猝死。所以,夏季的養(yǎng)生尤其要護養(yǎng)心臟。

心是供應人體氣血的樞紐,也可以說是人體最累的器官,F代醫(yī)學研究發(fā)現,人的心理、情緒與軀體可以通過神經-內分泌-免疫系統(tǒng)互相聯(lián)系、互相影響。在情緒波動時,人體會因為精神上的負面刺激造成免疫力的低下。因此,夏季應多做制怒平和的自我調節(jié)。

《黃帝內經》倡導夏季“更宜調息凈心,常如冰雪在心,炎熱亦于吾心少減。不可以熱為熱,更生熱矣”的說法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“心靜自然涼”。靜可生陰緩沖心陽之火妄動,陰陽協(xié)調達到保養(yǎng)心臟,靜則神安,靜才能養(yǎng)生心臟。

這里所說的“靜”指的是舒緩、寡欲、安靜三種意念與狀態(tài)。一是在天氣炎熱之時,心臟活動負擔加重,此時要慢中養(yǎng)心,避免過勞、過于緊張,適當減慢生活工作節(jié)奏;二是要清心寡欲,調節(jié)自己克制大悲大喜,減少非分之想,就會減少心煩傷心。三是多選做安靜的事情,比如聽音樂、繪畫、釣魚、下棋、散步等,調節(jié)精神入靜,保持心情舒暢。

食清淡

清淡飲食 也別丟了蛋白質

小暑前后,氣溫動輒就會在35攝氏度上下。人在攝入食物時,也會增加體內的熱量。夏天如果膳食中魚肉蛋這類蛋白質食物攝入過多,就會感覺更加燥熱難受。多吃蛋白質含量低的蔬菜水果,更有利于讓人感覺清爽。北方地區(qū)夏季多干熱,不需要大量排汗抗潮,所以也不需要吃很多辣椒之類的香辛料。飲食調味以清淡為好。否則,不僅身體經常感覺燥熱,還容易出現皮膚油膩、生痘長瘡之類的麻煩。

但是,夏天也不能因為貪圖涼爽,只吃水果和涼粉、涼皮,不吃含蛋白質的食物。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抗熱,還要正常生活和工作,需要維持強大的體能和充足的抵抗力,這些都需要蛋白質、維生素和礦物質作支撐。流汗本身就會損失很多的鈉、鉀、鎂、鈣、多種B族維生素,大量出汗也會損失一部分蛋白質。

夏天總的飲食原則應以清淡為主,但基本需求必須保證。女性每天應保證60克蛋白質的攝入,男性應保證每天65克蛋白質的攝入量。

小暑養(yǎng)生食三寶

民間還有“小暑食三寶”的說法。黃鱔是“三寶”中的第一寶,有“小暑黃鱔賽人參”之說。以小暑前后一個月產的鱔魚最為滋補味美。黃鱔性溫味甘,具有補中益氣、補肝脾、除風濕、強筋骨等作用,根據冬病夏補的說法,小暑時節(jié)最宜吃黃鱔。

小暑吃藕也是民間的飲食習慣。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豐富的鈣磷鐵等,具有清熱、養(yǎng)血、除煩、健脾開胃等功效,最適合夏天食用。

小暑節(jié)氣的第三寶是綠豆芽,炎炎夏日,烹制一道綠豆芽可以清熱解毒、利尿除濕。綠豆芽的熱量很低,水分和纖維素含量較高,可促進腸蠕動,具有通便的作用。

 

(責編:許心怡、楊迪)


相關新聞


衡水市| 枣强县| 平山县| 图木舒克市| 青冈县| 滦平县| 盐亭县| 扶沟县| 阳朔县| 沙雅县| 白水县| 瓦房店市| 桐梓县| 威信县| 东乡县| 泰顺县| 喀什市| 汤原县| 治县。| 黑水县| 云林县| 宁蒗| 丽江市| 青川县| 上高县| 海林市| 酒泉市| 玉门市| 余干县| 天津市| 西林县| 沈阳市| 南川市| 鄂托克前旗| 三穗县| 玉林市| 鄱阳县| 广宁县| 石河子市| 凤阳县|